大手印與大圓滿

簡繁轉換 - 繁體

MP3


開示及校對:林鈺堂上師
錄音與筆錄:弟子疾呼
二○一五年六月五日 講於馬來西亞古晉佛教居士林

起先弟子榮利提請我講這個題目時,我不想講,因為這些都是密宗最高的法,一般人修不到;我想還是講一般人能了解、能修的題目較好。但是他說,能把這些高法說清楚的法師很少,所以還是希望我講一講,讓你們至少——就是說,了解一下也好;這樣,所以我才決定講這一個。

那麼,在講這個主題以前呢,先要講一下,就是說,一般而言啊,我們這個修行的方法呵,修行的方法通常是——修行的方法,一般而言,都是有幾個階段。就是說頭一個呢,就是要專注去修啦。就是你既然是要靠這個修法,而要達到那個佛法理想的結果的話呢,你不能說我只是這樣——好玩,摸一摸、我就丟掉;那——不可能有結果嘛!因為這個是藉這種方法要來改變這個人呵;那這個人要改變,有那麼容易嗎?這很不容易的事。所以頭一個是說,你當然要——通常比方說「念佛」,都說,喔,「一門深入」啊;專門持佛號,一輩子持到底呀;有沒有?就是說,你頭一個你要——這個法要那麼熟才行啊。你不能說,有時候用功一點,有時候又放掉啊——都不對的。每天不斷——很努力,這個是——頭一個階段是要做這個。

然後,做、做了下去以後呢,但是佛法它是教我們是要解脫的路;對不對?解脫的話,佛最先教你修一個法的時候,是希望把你的心吶、你的習氣啊,從世間的一套裡抽出來,到離開世間的另外一套去,呵。但是呢,怕說你這樣地做了,做到你這邊很習慣的時候呢,欸,你又被佛法綁住了;有沒有?所以說,也要離開「法執」。就是說,你藉這個佛法是要達解脫,而不是說,以前被世間綁住,現在被「出世間」綁住了——那也不是真正佛法的目標啊。所以、所以,一個——第二個階段是要離開這個執著啊。這裡所謂的「離執」,因為頭一個已經離開世間的,所以這邊比較是說,離開對法的執著哦,呵;這裡是比較注意在說,對法的執著喔。

那麼,從另一邊來講,你如果對一種方法、一種習慣執著的話,也可以說是「執著於相」——執著於某種方式、某種形相。所以,第二個階段就是你也要注意到,一方面你深入了,可是另一方面呢,你希望能夠不被這個新的習慣把你綁住了;你要體會到這一點。那,這個和我們最先開始說,「一門深入」念佛有沒有衝突呢?其實沒有,因為這個是理論上需要這樣講喔;這個真正一直做下去——你不用擔心的——到最後的時候,你要是功夫真地夠深了,它是自然、不知不覺間,你會離開這一些的。但是,這個是要體驗的。我只是提醒你說,它理論上需要提醒你有這種步驟;實際上做,你不用擔心的,你就是一直深入,就——其實是可以的。

然後,再來呢,是說,哦,這個人呢,念佛的時候像個聖人、像個佛、像個菩薩,可是一——功課一擺下來,一到世間的時候,他跟原來差不了多少;還有這個問題。就是說,你正在努力,你——每天定課的時候,有個模樣啊,可是你一出來,到這邊來——哇,又、又是跟以前差不多了;也怕有這個問題。所以就——再來的就是說,你要怎麼樣融入生活嗎?呃,就是說,你、你不——所謂「融入生活」,意思是說,你現在即使得做事情,沒有時間再去維持一個佛號呢,欸,本來跟念佛的一樣,很清明、很平靜,很能夠不跟人家計較、什麼;有沒有?所以,這個在不念佛的時候,也是像念佛那樣,那麼清淨、純潔,這樣才行啊,呵。

如果是,要是你生活裡面也真的能夠像你在修的時候那樣的,那麼,最後呢,最後它要講的就是說,無修、無學了。為什麼最後都說「無修、無學」?因為佛法的觀念是認為說,你本來、本來沒問題的。本來從佛、菩薩那裡來看,在根本上呢,大家——佛與眾生平等、平等;本來沒有問題呀。你現在只是藉這一些修行呢,把你這個後天學到的一些壞的東西,你要從這一些束縛裡面出來而已——從偏見裡面出來、從偏好裡面出來。等你都出來了,欸,你最後不用管啊;如果你還是老是要在那裡緊張——我這樣是不是佛?那不是很累嗎?那你到最後你也老了、病了,要死了,你還有可能去照顧什麼嗎?那,佛法不就等於騙人囉。就是你——頭腦清楚的時候才有用,頭腦一不清楚就沒有用,這個、這個怎麼可以說是跟我們的一生有關呢?不是這樣的。佛法的講法就是說,你要是能夠修到那麼樣的時候,最後你不需要擔心吶;你這個人已經完全地解脫、完全地清明了,沒有、沒有什麼需要再去特別怎麼做;這樣子,呵。

那麼,這樣的時候並不是表示說這個人就笨了,也不會做事;不是的。你要是回到那麼純潔、清明的時候,你自然做的事情,就——是會跟世間有存著私心的,是很不一樣的。你會有整體的眼光,做的事情都是各方面考慮到的,會有很真誠、自然的愛心、什麼;這樣子的才是你最後的結果。所以說「成佛」是智悲圓滿、什麼,是、是那個意思。但是,很重要一點,你最後是輕鬆的,不是還要再怎麼修的,呵。

那麼,你知道說一般的修行都是這樣的時候呢,那麼,我們現在要來看說,「大手印」呢,「大手印」它說是——密宗來講,也算是最高的法,「大手印」、「大圓滿」都算是最頂尖的法。但是呢,一般呢——陳上師寫過一本書叫《大手印教授抉微》啊;這在《曲肱齋》裡面有,都在網頁上可以找得到呵。 那麼,他的意思是什麼?當時他的年代呢,有一些漢文的,那個關於「大手印」的書哇,那麼他都去仔細地去讀哇,然後,把它寫出來說,哪個書,在哪裡講的、什麼,是對,還是不對呀,應該是怎麼樣才是對,他花很大的功夫去寫了一本這本書哇。然後呢,他在裡面很、很多地方指出來的一個問題,就是什麼?因為沒有講清楚說到什麼程度才能修「大手印」。

這個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哦,你說在研究所裡教的課呃,它那個課裡面講的東西,一定是用很多術語。那麼這些術語呢,是你——哦,大學的時候學囉、高中的的時候學囉、初中的時候學囉,它不可能像那個一年級的時候,喔,我們開始學這個字,每一個字要怎麼寫啊;喔,不是說剛學英文說——ABC,教你開始呀;不可能嘛,對不對?已經到研究所的時候,你一定是假定說,哦,你大學你這一些都學過了,我們才有辦法講上面的東西嘛。但是呢,你如果——因為這些書都是文字啊,你如果不是懂的人呢,你去看的時候,你會發生什麼問題呢?你就看到——你看到我剛剛講的這種——有階段性。所以很多那些書,它說它是在講「大手印」,結果它在跟你講的東西呢,我們一看,欸,跟我們小乘、大乘在講「習定」的,就沒有差別;它也是在講說,喔,你開始要專心吶。因為「大手印」傳統的有個名詞呃,頭一個叫「專一瑜伽」——呵,頭一個叫「專一瑜伽」,第二個呢,叫做「離戲瑜伽」;這個叫「一味」,最後就是——應該是——也是「無修」啊。那麼,他把它解釋起來——欸,你看這個跟我們在講那個「習定」的,基本上開始要有專心吶;然後,專心了以後呢,要離於對那一點的執著啊,呵。然後呢,要那個「定」呢,能夠在生活裡也都有「定」啊。喔,然後到最後呢,不用去講,已經成功了,定力有了;哦,變成一樣東西了。而且這個不只是當時的那個書裡面有這一類的錯誤呢,其實,我有一次正好有機會去歐洲的時候,聽到一個喇嘛——他們說,喔——這個大喇嘛來,要我也去聽一聽。欸,他也是變成這樣子。

那麼,所以這裡就是說,他——你如果聽他講的那個所謂「最高的法門」,跟那個小學在學的,是一樣咧;因為他沒有搞清楚說,所謂「大手印」,它的特點是:什麼時候才是開始真地修「大手印」。你——當然你要是懂得「大手印」講的那一套的話,那麼,你可以試修哇,但是試修不是你真地能修哇。他是講哪一套呢?所謂「大手印、大圓滿」,這一些在講,都是講——「大手印」是講什麼?是法身、法身的境界呃。是講法身的境界的話呢,它「大手印」——依照陳上師慈悲開示啊,就是說,真正能夠開始正式修這個呢,是叫做「得見明體」呃。什麼叫「得見明體」?這個「見」也不是真的看到呃;他是說,你這個人能夠入定,在定中呢,什麼東西都不見了,只剩下藍色的光明。即使只是短暫的一下,你有這個經驗呢,這時候才叫「得見明體」呀。那、那這個在我們大乘來講,叫做什麼?「見道」啊。就是五道十地裡面的頭一道,「見道」。「見道」是什麼境界啊?菩薩的初地才「見道」。所以,真正能夠開始修「大手印」,是菩薩初地的人以上修的。但是你如果不懂這個重要的關鍵點的話,那個研究生的課程被你解釋成小學生的課程,冤枉囉,它怎麼可以叫做「最高深的法」?

所以呢,這裡面我們現在來談這一些呢,最重要就是了解說,哦,「大手印」呢,它這個叫做呢,是說,如果你能夠有過這種經驗,那麼在這上面呢,你要怎麼修?它所謂「專一」,就是說,你有過那個經驗呢,你以後遇到那個經驗的時候,你希望能夠定在那上面越久越好。所以這個都是跟你習定的時候說,我專心一個佛號,或者專心一點的,已經不一樣了,呵。那麼,你要是能夠專、專注在那個——就是說你能夠什麼都不見,只有光明裡面「住」很久了;怕你對這一個境界有執著啊,就捨不得離開它。可是真正的佛的話,祂——無住呃。祂不會說,哦,只有這樣才是「佛」,如果——出來普通的時候,就不是「佛」;不是這樣子。所以就是說,你不能執著說,老是要在那個——那種定裡面;那麼,這裡叫做「離戲」。它這個「戲」是什麼意思?離於戲論,就是說,不能再有任何心理上的執著,呵。

那麼,再來呢,所謂「一味」,就是說,有過這個經驗的,你不能說我只是在打坐的時候,能夠這樣子跟法界融為一體呀;你在生活裡,慢慢要去磨練——不管你在做什麼事情,你這個人跟這個法界的一體沒有離開過。你不會有任何時候說,又有一個——呵,局限的觀念起來作用;不會有這個事。然後,到最後呢,欸,圓滿了,那時候就是——圓滿的時候叫「無修」了。所以「無修」其實也是只是提醒你說,如果還有一點需要你——好像去注意的,那個還沒學到圓滿。最後是根本不需要注意,它、它自然沒有界限的,喔。

那麼,這樣子來講的時候,「大手印」和「大圓滿」又怎麼分呢?「大手印」的時候,它還在講一段、一段地修哇。就是說你先菩薩的初地,你有那個經驗了,明體的經驗。所以這個「見」,不是真的看到,只是你進入那個經驗,呵。你有過那樣的經驗以後,你慢慢、慢慢、慢慢、慢慢,到佛的時候,就不管有沒有那個明體呢,你是在一個無限的一體裡面。但是這裡面還是有分——好像是可以分的階段性,其實只是提醒你說,你不要有這樣的執著、不要有這樣的執著,要再、再、再放得更清、更透徹;這樣的意思而已呃。

但是,到了所謂「大圓滿」,它是什麼意思呢?「大圓滿」它其實就是直接在跟你講那個佛的境界。它的「佛的境界」的意思是什麼?就是說,它這個一進入佛的境界的時候,一來呢,沒有任何限制;一來呢,一切一體。要是你能夠真地進入那個境界的時候,也沒有辦法分什麼是「見」、什麼是「修」、什麼是「行」、什麼是「果」。就是說,通常、通常都分說,喔,你先學到的說,這個佛法教你一個正確的觀念,這叫「見」囉。然後呢,喔,依照這個「見」呢,你要去「修」囉;就是都是有一段、一段的地方。然後,「修」了以後呢,你在生活裡要能夠做到啊,要能夠還是跟這些都一致啊,這叫「行」啊。然後最後呢,你圓滿了。那麼,那個時候是都有分吶。但是他進入佛的境界的時候,哦,一切根本沒有對立呃,分不出什麼是「見」、什麼是「修」、什麼是「行」、什麼是「果」;所以那個時候呢,叫做「即見、即修、即行、即果」。

就是說,你要是懂得它講的這個佛的境界是一切一體、一切沒有限制——也沒有裡面的分界呢,也沒有外面的分界;啊,自然也沒有「著相」囉——不是說沒有相,而是說,雖然有相,沒有任何執著啊。那麼,到了那個地步的時候,也沒有、沒有剛剛講「大手印」說一段、一段去修囉。現在問題難就難在說,講是這樣講囉,哪一個能夠說,我一瞭解了,我就真的做到了;當然是沒有囉。所以呢,就是——傳久了,傳來傳去呢,喔,又是「大圓滿」的教法,裡面又是講了很多、很多、很多,又是從小學生的開始跟你講囉,喔,苦哇、無常啊、什麼啊,都跟你講。不過,他們大概是講這叫「前行」啊、這叫什麼。真正講,那個法本是它哪有這一些?什麼都沒有啊。而且因為——佛法它是什麼?它並不是先有佛法,才有佛啊。它是先有佛,祂回到了一切無限的那個、那個自在的時候呢,祂才想辦法要讓這一些不自在的得自在呃,讓你回去呃。所以,佛法是佛編出來,看你情況編出來的。也是因為這樣呢,欸,可是編出來這一套,喔,這些人都是執著的,都是——所以還分派啊,還互相攻擊呀,還搞來搞去呀,都是人的事情啊。佛從來沒有想過說,你拿到這個法,還要這樣子做啊,呵。

那,所以呢,中國人厲害呀,它禪宗怎麼出來的?它就是說,欸,你講了一大堆,結果全部死在這個《三藏十二部》裡面啊;哦,只注意佛經裡面的,外面的都忘記了。佛經雖然多,外面的世界更大,你怎麼都綁在裡面咧?它說,喔,不行囉,這些不要囉;呃,丟掉。這個已經變成妨害你囉,不是——沒有幫助到你,還、還反倒把你限制住了。所以,出來——禪宗就是說,這一套全丟囉。也不、不要你講佛,也不要你講祖啊;為什麼?因為它是真理呀,真理不是說非要佛講過的,才、才能體會呀。你每個人有可能自己夠清淨的時候,自己——當年釋迦牟尼佛,誰跟他講——喔,佛法啊?還不是他自己夠清淨,就、就那個了,呵。他說,哦,見到明星,悟道了。他為什麼前一刻——見——不悟道呢?要、要到那一刻?就到那一刻夠清淨的時候,欸,進入、進入無限了;他進入無限的時候,那,他完全沒有人講,他、他也是可以碰到的;我們也是有可能啊。因為在、在他來講,就宇宙的真理是本來是無限、本來是一體,只是你不敢這樣子去——你總是——這樣——也要活著呀,別人都這樣呀,你不這樣,怎麼辦啊?別人說你怎麼樣啊——整天在擔心這一些啊。所以你就——沒有辦法真地進入真理呃。你永遠是在那個考慮說,做為一個人,在世間要怎麼樣子混、混過去啊;所以、所以,跟他不一樣。你想,他是雖然只有六年,他是——呵,吃飯、什麼,也不管囉,什麼都放下了,一個人到森林裡面,隨時可以死啊。那樣子忍了六年,哦,真的什麼都丟開了,那麼,他有機會去看到真相和真理。

所以,這樣子講就是說,對「大手印」和「大圓滿」,能講就是講這一些啦,因為你真正要能夠深入,你也是只好又、又從ABC開始囉。因為我們ABC都還沒有走到哇,還、還不會寫啊;怎麼辦?所以,老實講,就是說,懂這個很重要,就是免得以為說,喔,法「高」了,就、就怎麼了不起;你——蓋一個高樓,你沒有打基礎,可以嗎?你說沙巴不地震;這回地震,你那個沒有地基的,不是一下子就倒下來了;有沒有?所以,講是講得這樣子;真正做呢,喔,我們只好還是從念佛啊、拜佛啊、什麼,一點一滴去做。從無常、出離呀,呵,這、這一些,還有,培養菩提心吶,從這些實際上一點一滴去做。

但是呢,你不要小看說這些——喔,好像是很基本的功夫、什麼,其實,重點是在說你有沒有真地投入、真地一生有恆地一直這樣做。你如果一生真的往這邊做、往這邊走,這人生的經歷,哪一個不是無常?哪一個不是一大堆事情?你不覺悟都不行啊;它逼著你覺悟嘛!你的夢想你能維持多久咧?事實就來了嘛,不是這個樣子啊,呵。所以,人生的經驗自然會多多少少逼你啦,只是說你如果有那個福報,先懂了一些佛法的話,你比較有可能早點覺悟哇、早點肯放啊、早點肯做點修行的事情。那麼你——可能早一點自己得好處呢,又——慢慢有辦法幫別人,就是這樣,呵。所以,觀念是這樣講,回來做呢,還是每天的功課,每天的基本的念佛、拜佛啊、什麼。然後呢,有能力的時候,佛法的弘揚的事情,多少做一些,放生、什麼,做一些,那麼這就實在了。重點是長遠啦;這一些東西你摸一下,等過幾年又丟掉,也沒有結果的,呵。但是,你真的照這一些好好過一生,你這一生會很不一樣。噢,就是這樣。

 

吉祥圓滿

二○一五年七月十日
供空行日
佛安居   於古晉

林鈺堂上師審訂
弟子疾呼校閱
二○一七年五月七日
養和齋    於加州

 


[Home][Back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