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觀中恆順眾生

簡繁轉換 - 繁體

林鈺堂

 

一、目錄

引言

壹、普賢行願
貳、法界一體
參、經文要點
  一、承事供養
  二、平等饒益
  三、能博佛喜
  四、大悲為體
  五、樹根華果
  六、修悲成證
  七、圓成大悲
  八、精勤無盡
肆、闡釋要旨
伍、實修難處
  一、普皆恭敬難
  二、平等饒益難
  三、無有疲厭難
陸、超越難關
  一、修普皆恭敬
  二、修平等饒益
  三、修無有疲厭
柒、勉強之咎
  一、不合因緣
  二、限於執著
  三、陷入纏縛
捌、積極開闊
  一、因材施教
  二、捨我利他
  三、平等大慈
玖、明辨正誤
  一、著相與否
  二、助道與否
  三、菩提合否
  四、攝受與否
  五、圓遍與否
拾、正修大悲
  一、容忍與恆順
  二、真實與真誠
  三、福慧雙修
  四、修悲之道
    甲、推己及人
    乙、惜緣寬恕
    丙、甘苦與共
    丁、隨緣興悲
    戊、普皆迴向
結語

 



二、本文


引言

「恆順眾生」是佛法裡常見的一句話。然而眾生形形色色,即使僅就人類而言,也有窮凶極惡、冥頑不靈的,如何「恆順」呢?換句話說,「恆順眾生」的說法是難免引發疑問的。本文先就此語之出處及其基本意義加以簡介,更進而深入探討此語可能面臨的難題,而後指出其中深奧之法旨。


壹、普賢行願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第四十,普賢菩薩教示,欲成就佛之勝妙功德,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一、禮敬諸佛,二、稱讚如來,三、廣修供養,四、懺悔業障,五、隨喜功德,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八、常隨佛學,九、恆順眾生,十、普皆迴向。

至於此等行願之修習,皆當觀為遍滿法界,超越時限,念念相續,無盡之行持。詳見經文。


貳、法界一體

法界之中,一切皆緣起之現象,而成互動共存之一體。此緣生之法界整體在時空上為無限之延續。徹見緣起之真象,則無有身心上之小我可執,而體會全法界無限一體之息息相關。因此,人生之境界即由短暫之個體存在及生老病死眾苦逼煎之煩惱中超脫,而成為藉有限行止展示無限智悲之法界全體大用。

普賢菩薩所教示之十大行願,其修法皆著眼於法界為時空無限之綿延相續,而此等修法所趨向之佛果功德,亦即證入此無限之法界一體。

至此已可清晰地看出,十大行願皆是基於法界無盡觀,而引導行者融入法界一體。因此,「恆順眾生」應本著法界觀來瞭解與修習,方符佛經本旨。


參、經文要點

關於「恆順眾生」之教示,依經文本身之次第,有下列八個要點:

一、承事供養——於形形色色之眾生皆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

二、平等饒益——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

三、能博佛喜——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四、大悲為體——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五、樹根華果——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六、修悲成證——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七、圓成大悲——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

八、精勤無盡——菩薩如是隨順眾生,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基於上述八要點,可以歸結出:

一、恆順眾生的方法是承事、供養、饒益一切眾生。行者的態度應如敬尊長,乃至如來。而此種修習應當身語意業精勤無盡。

二、因眾生而起大悲;因大悲而發菩提心;本著菩提心修平等饒益一切眾生,方能圓滿證覺。喻如樹根華果。因此,行者當修習恆順眾生。

三、諸佛皆以大悲為體。因此,行者若恭敬供事眾生,即等同供事諸佛。


肆、闡釋要旨

於此就前列經文中之八要點,逐一由法界觀加以闡明。

一、承事供養——法界觀中,一切同體而無可分割。因此,行者對眾生之服務與愛護,皆出乎同體覺醒後之菩提心。修行者明白無我之理,無可執以為傲者,故一切承事供養皆自然含有誠敬。

二、平等饒益——就一切眾生之苦難與迷失,以種種方便善巧為彼等排難解憂,而漸漸引上修習菩提之道,以徹底解脫其苦,究竟安樂之。法界同體,其苦即吾苦,亦即諸佛所憂。有一眾生未達究竟安樂,即吾之苦未息,而使諸佛之悲心沛然莫能止。因此,平等饒益一切眾生,皆是隨緣自然運作,發乎純真。

三、能博佛喜——佛已由苦樂交替之輪迴解脫,所悲者唯有眾生之尚陷苦海。行者若能隨順眾生之種種習性而供養承事使彼等歡喜,即是為諸佛分憂,略舒諸佛之悲懷,而增添法界中之安樂氣氛——此即諸佛之喜。

四、大悲為體——佛之法身無一定形相可執,而不離於形形色色。法界性空無柄把,同體情悲隨緣興。因此,亦可將隨緣無不現之大悲視為法界同體之體。因眾生有苦,而同體大悲得以油然興起。由大悲之欲徹底安樂眾生,而生菩提心——願一切眾生皆得究竟解脫之志。菩提心經過大悲行願之長養,方得圓滿,證入自他無二,一切同時究竟解脫。

五、樹根華果——「諸佛、菩薩」乃巧立之名目,以彰顯有情證入「法界一體無限」之智悲圓融,有淺有深。離開對一切眾生之菩提服務,則行者之智悲難以成長、成熟與融通。故以此妙喻,詳示長養佛果之道。

六、修悲成證——智悲乃一體之兩面,而「佛果」乃智悲圓滿融通之謂,因此修智、修悲皆可成證,此乃必然之理。〈心經〉所示:「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世諸佛依智慧達彼岸故,得無上正等正覺,)學佛大眾早已耳熟能詳。因此對於以智慧達解脫,了無疑惑。此處經文所示:「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指明修悲亦可成證,達究竟解脫。在拙著《無限的智悲》書內,收有拙作〈大悲波羅密多心要〉及〈〈心經〉與〈心要〉之會通〉兩文,詳闡修悲成證之路與智悲融通之理。有心探究者可參閱之。

七、圓成大悲——平等愛護一切眾生,方能真正離於偏執,而得融入法界本真之一體。故欲圓滿全法界同體之大悲,必由平等發心、平等行持,而後方能致之。如來無所需求,無所取捨,因此真實供奉如來唯有引導眾生離迷證悟一途。若能隨順眾生習性而示現寬容、忍讓,以開示其無限寬容、恆久忍讓之開闊天地,使其回歸無異如來之本有清明,即為真實供養如來——一則供養眾生返璞歸真之如來,一則以實現悲願供養先已成證之諸佛。

八、精勤無盡——法界時空無限,行者之修習亦因此不可自局於任何時地、任何特殊因緣,而應以無有間歇之志願,配合時空重重無盡之觀想,隨時隨地,順緣結緣,緣俱義利,成全自他。若是自他二利難以兼顧,則推己及人而以他利為優先,置己身於度外。忘己方能無有疲厭於菩提事業。


伍、實修難處

前節已就法界觀將「恆順眾生」之要旨闡明。奈何說來雖是「天花亂墜,滿目繽紛」,實際行持上卻有諸多疑難之處。這些困難罕見論及,然而卻是生活中「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的關鍵。這些問題若避而不談,或談而不及實在解決之道,則佛法終流於空論,故必需認真面對,加以研討,並提供解決之道。

  
一、普皆恭敬難

經文教示,若欲成就如來勝功德,應修習恆順眾生,對一切眾生普皆恭敬供養、承事。從字面看來,普皆恭敬,何難之有?然而,在觀念上若有「眾生」與「菩薩」的分別,修行人往往在隱隱中自視為「菩薩」,因此在修普皆恭敬之同時,難免潛藏之自傲。至於視其他有情為僅是「眾生」,又可能變成對佛、菩薩為救渡一切眾生而化現之種種化身有輕慢之嫌。這種討論似乎「吹毛求疵」,奈何在實修上一絲一毫的心行也需徹底檢討,才能進步,故不得不提出來。

細讀經文,則是說對眾生供養、承事,要一如敬奉父母師長,乃至於佛。所以修行人應當把一切有情皆視為佛、菩薩化現而恭敬之,才合此教示。事實上,家中廟裡若有老鼠、蟑螂、蚊子、蒼蠅、跳蚤、螞蟻,大家都難以忍受,哪談得上視為佛、菩薩呢?

修行人難免有「人本位」之習性,因而對人類以外之有情,往往輕視為不如人之重要。因此,不但談不上普皆恭敬,其實往往把他類有情只從對人類有何利用價值來看待而已。要從此種偏執,以及由之養成的冷酷無情中脫縛而出,談何容易?

  
二、平等饒益難

眾生形形色色,如何供養、承事,方是平等饒益?眾生有善有惡,行者何以不助善摒惡,而要平等饒益?行者能力大多有限,顧此失彼,何能實現平等饒益?眾生與行者之因緣有深淺、恩怨之別,為何要平等饒益?眾生之間有恩怨糾纏,難解難分,又是多生多劫的因果,如何平等饒益?(寫至此處,忽然接到台北佛友電話,提及四代祖先未依承諾改姓接宗,家中至今仍屢受此事之擾,因此求修頗瓦法以超渡之,使存亡皆安。此事恰是上述疑問之例證;佛法感應有如此不可思議者。)眾生的需求繁複,貪得無厭,行者又何能平等饒益而滿足之?眾生的迷倒、病態,千奇百怪,行者又何能普皆教化而渡脫之?

若說行者只需存心平等,或者以修觀想代替實際行為,則此種「平等饒益」難免遭受只是理論、理想、想像,甚至妄想之譏評。

  
三、無有疲厭難

行者時間、精力、壽命皆極有限,而任何服務皆受世間種種條件之限制,所服務之對象又是千差萬別,可能遭遇誤會、猜疑、譏評、拒絕,種種違逆之情況,如何能無有疲厭?若是年輕力壯,資源富足,猶容易維持發心而努力不懈。若是老弱病苦,貧而無助,自顧不暇,久修菩提服務而回應不多,又如何無有疲厭?


陸、超越難關

前述種種困難於實際上皆近乎無解。然而佛法所教示的並非離開現實以建立烏托邦,而是針對現實以超越之。以下當就前節所提之諸多問題,一一解答。

  
一、修普皆恭敬

行者若自視為「菩薩」或視其他有情為僅是「眾生」,則應了解此乃「著相」之心態。當從緣起上觀察,實無有不隨因緣而遷變之自我,只有因「著相」而成為習性之「我執」。更當進而警惕,執持此種觀念之區分即成為不得徹底解脫之障礙,故當放捨之。行者宜研讀古德傳記及諸大菩薩行願,以照見自己所引以為傲之一點發心與行持,實乃微不足道。開闊視野及於無盡時空中之無限菩提事業,則唯有踏實地,一點一滴,略盡棉薄,何堪引以為傲?

行者若因觀察眾生之愚癡、貪婪、嗔恨、險惡等種種惡習性及胡作非為,而無法對彼等發出誠敬之心,則當反省自身若無佛法教導,而處於彼之環境,是否亦會有同樣甚至更惡劣之作為?若不明白徹見眾生之惡性劣行亦因緣合和,亦可能改變,則並無解脫之可能。吾人之依佛法得解脫,全根據於「一切皆因緣合和,而可能改變」之真理上。若行者自限於執著眾生向來之表現,則自心亦因「著相」而不得解脫。因此,若察覺自心有難以發出誠敬之絲毫滯礙,即是對「無我」之修習尚未徹底,而當在「去執」上努力。

行者若因利害關係而難以恭敬供事眾生,當思此乃實修上真正考驗之關頭,而做取捨。當知佛法所欲導致之解脫,乃是由輪迴中超脫之本來清淨,而現世利害之考量,正是輪迴業報,循環不息之一環。心胸若欲開闊而能包容無限時空,則必需經歷寧捨一時利害之考驗。例如耶穌之就十字架,即捨一時之生死於度外,以成全長久之救贖事業。其教義雖未及佛法之徹底解脫,但其行持則足以充任實修之楷模。修行佛法並不需人人皆仿效釋迦牟尼佛前生之捨身餵餓虎,因為那是大菩薩在特殊環境下所示現的難行能行。一般人的修行以平實漸進為合乎情理的穩當成長方式,並不宜淪落成為引人注目而故意特立獨行。因此,此處所說之取捨,乃指行者在利害關頭,仍應盡力維護平等博愛眾生之行持,甚至犧牲個人之利益。至於實際上做到何種程度的忘我利他,則視行者的程度與勵力而異,無可勉強。

要從「人本位」之偏執及隨之而習以為常的對異類眾生之冷漠無情中解脫出來,行者可以修習不殺生、放生及護生。由學習關懷之擴展可以漸漸恢復天然純真之慈悲,而產生自然地對生命、對有情的一視同仁。

  
二、修平等饒益

佛法之饒益眾生,皆以究竟解脫、圓滿智悲為終極目標。因此,平等饒益之根本要點,即是對任一有情皆以此種菩提心而承事之。至於如何達到此崇高目的,則需隨順因緣,適時應機,巧設方便以助成之。因此,在饒益有情的方法上,千變萬化卻不構成不平等對待,反而彰顯由「無私無我」之觀察因緣而能活用智慧之作風。

眾生習性及作為之善惡,固然應當助長其善,助消其惡,但不應執著其習性為不可移易,而只以對立的態度與方式來處理。若是採取對立、判定、獎懲之心態與作法,則又當如何決定孰是孰非?結果行者自身亦難免陷入輪迴之業報循環中。行者之判定與獎懲作法亦可能有欠圓融之處啊!

行者自心雖已明佛慈,而欲大公無私,然而因緣所限,與眾生之關係自然有親疏、信疑、愛憎等種種差別。因此,雖基於平等饒益之菩提心,其應化因緣自然有順逆、厚薄之分別。吾人不可因此而誤以其為失去平等饒益之菩提心,只可為眾生福慧因緣之不足而生憐憫,進而更努力於宣揚佛理及修行方法,使彼等皆能漸知修習,漸增福慧資糧,而得以成長。行者雖一時不能達到對所有眾生皆平等饒益,但獻身佛法事業,使之代代薪傳不絕,處處得蒙佛化,則於時空無盡中,此等一人一時一地之努力皆匯成一切眾生終究得徹底解脫之增上因緣。因此,平等饒益一切眾生,因所有行者代代不息之努力而得以實現。

眾生之間,種種恩怨,世代交纏,又往往有血海深怨,任何人皆難以給予公平之清理與平償。唯有助彼等皆由業報循環之輪迴苦海中超脫,方是真正徹底之平等饒益。

眾生之需求無盡,世間慈善終有不能滿足之處,因此必需依佛法所示,徹底助其消弭貪求無厭,纔能真正饒益之。行者基於此種體認以引導眾生,纔能真正平等饒益。

眾生的迷失,千奇百怪。行者教化的重點不在於與彼對立以匡正之,而在於以自身合乎菩提的言行來潛移默化。如此,則不用捕風捉影,疲於奔命地想要改正萬千眾生千變萬化之習性,只需宣示佛理,注重修法及行持。久而久之,便能由有緣之少數眾生而漸漸感化及於大眾,甚至成為世代之典範。

「恆順眾生」是基於智慧觀察眾生的情況而給予適切的指導,正合佛法中所謂「大叩大鳴,小叩小鳴,不叩不鳴」的說法,說明佛陀對眾生的教化,完全是順應其根器及程度而施與的。這樣並非不平等饒益,而是在某種因緣情況下,某些眾生只能領受相當程度的教益,因此佛陀只給予恰如其份的教導,而不做無謂的浪施。這種作風也易被誤解為不積極弘化,好像只是被動的等人來請教。其實,不論知音者是眾是寡,都努力修持佛法,夙夜匪懈;這種自強不息的恆毅工夫,豈有消極之理?何況能夠恰合時節因緣,給予種種有緣眾生適當的教化而長養之,猶如及時雨之滋潤大地一切生物,正顯佛陀智悲之圓滿及不可思議。
佛法對眾生的服務,其助益往往是一般未深入修習者所難以明瞭的。修行者只能本著菩提心盡力奉獻,而更藉世人之不瞭解來磨鍊自己的真誠。這樣修習「無我」,長遠之後方能自他並利,自證以致化他。

至於對一切眾生平等發菩提心,以及修習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之觀想,例如,收所有眾生之罪業、病苦、業報入己身,而以佛之智悲普施一切有情,這種觀想在初修者只是一種理念與想像,但是若能持之以恆,經常定課修習,並且日常心意與言行也都與菩提心一致,則年久功深,往往有不可思議的效果。例如,本人本此種發心而完全投入佛法之修習及服務已有十四年,雖無證德,卻屢蒙佛慈加被,使我代眾祈禱常得速效。因此,雖無世間一技之長,卻常助信眾求得苦難之紓解或福報之增長。此種例子固不止我一人,而是許多誠懇踏實久修之佛法行者普遍的感應。可見此種發心與修法並非空想而已,也非故弄玄虛,而是如人潛水,深入者方得採集海底之寶藏!

  
三、修無有疲厭

行者徹見無常,則無暇糾纏於嫌怨、計較中,對所承事之眾生不希冀回報,只是發乎同體大悲,給予真誠服務,藉身語意之表現,展示菩提心之無限慈悲。行者明白凡事皆有其時節因緣之限制——「佛力之加被固然不可思議,眾生之業力果報亦不可思議」,因此對所有之阻障、逆境皆能泰然面對,藉以增長自己之菩提心及行願力。於佛法之修持及菩提之服務中,雖不見速效,仍能弘毅自任者,必定漸漸體會自心之成長、開闊與成熟。並且可以漸漸感得同志之扶持、護法神明之擁護,甚至具德成就者之攝受指導。因此,行者只需真誠踏實於行履,自然漸入佳境;豈會因世眼所見之冷清而生疲厭?反而會珍惜困境考驗下所磨鍊出之真摯,而不欲流失於世情交際之虛榮中。更因久違於一時熱鬧、片刻熱情之追逐與維持,而能安住於超越世間名利之菩提心,從之開展千秋萬世之菩提事業。


柒、勉強之咎

一旦明瞭一切皆因緣合和所現,則唯有於植因培緣上努力,以期時節因緣成熟之果,而無有可勉強、可僥倖者。行者於業報因緣之限制中,欲超出輪迴,唯有就實際遭遇之情況而加以昇華成為菩提道上之因緣。因此,遇事皆不可再陷入嫌怨、計較等對立心態之糾纏,而宜改以寬容、忍讓等開闊風度之隨順。

基於上述之了解,則可照見不恆順眾生,而欲勉強之咎:

一、不合因緣——任何事情若違背因緣法則,就無以成立。久陷輪迴之苦,乃多生多世恩怨糾纏所致;因此,超脫輪迴之樂,需要全心投入、努力修持,方有希望達到。由此可知,不可能使根基、習性千差萬別之眾生忽然皆接受一種方法而立刻達到解脫。這並不是說,不能以一個方法,如念佛,接引群機;只是說不能以一法使大家都立刻得到解脫。至於專修一法,一門深入,而隨功力漸深,漸達解脫,則是很安穩而合於因緣法則的。不論自修或弘化,行者皆應牢牢記取此點,而不急於一時,只務長遠踏實的努力。

二、限於執著——若固執於如何弘法、必渡何人,雖皆菩提行願,奈何若不隨順因緣時節,皆成執著所限而無視於客觀之條件,因此勞而無功。若菩提心純正,則必開闊平等及於一切眾生,時空上亦無特限之時地,因此不會為執著所縛,而能活潑、自然地順緣結緣,處處逢源。

三、陷入纏縛——佛之慈悲固然無限,其「不捨眾生」亦似乎一種癡愛,然而佛之智慧無有執取,因此其教化任運隨緣,以普遍平等之慈悲,施予適切應機之教導與幫助。若非如此「恆順眾生」,則與世間父母之癡愛子女,或堅貞之男女愛情,無有分別,而難以免於纏縛,也不可能成為不受挫折所擾的解脫菩提心。行者若陷於纏縛,自顧不暇,又何以助人解脫?


捌、積極開闊

「恆順眾生」聽來十分消極,似乎行者因無化渡眾生之能力,或缺乏熱忱,而處於消極被動,只得修習「隨順」之忍耐。然而經過前節「勉強之咎」的檢討,便知此種隨順乃是智慧成熟者不莽撞的作法。此處更要進而指出「恆順眾生」實有積極開闊的意義。

一、因材施教——能鑑識眾生的根器及習性,又洞明佛理,有實際修證的體驗,方能順應各別眾生的情況而給予適當有效之指導。若非大智慧、大慈悲,哪能做到「恆順眾生」?一般人有時連自己都管不了,教養子女也難免有疏失之處,哪談得上「恆順眾生」以利益之、教化之?

二、捨我利他——為了「恆順眾生」以饒益之,則行者不可能執著於自我之成見、習慣,甚至利益。因此,在修習「恆順眾生」的歷程中,行者只得一次次、一層層不斷地放棄我愛、我憎、我見及我執。只有完全無我,才能圓滿「恆順眾生」。只有完全由私我的偏執中解脫,才有真正開闊的心胸及眼界,來看清眾生、體貼眾生,而貼切地利益之,牽手帶上菩提道。

三、平等大慈——修習「恆順眾生」必需隨緣任運,也就是以慈悲心平等接引有緣眾生,努力與一切眾生結佛緣。因此,不但不執著於特定的個人或團體,甚至不可只顧及人類或尚存活者。對於已亡故者及人類以外之種種有情,皆當一視同仁,為彼等向佛祈禱,迴向功德,願能同出輪迴,早證菩提。此種願行並非玄虛之空洞理想而已。修行者往往可以由經驗得知宿世因緣及神鬼之事。世間一切事情之演變,於冥冥之中亦受此等一般難測之因素所影響,甚至決定其結果。

由上述諸點看來,「恆順眾生」正是由大慈大悲所衍生之善巧方便,豈止是積極、開闊,實在是化渡功德難思議之菩薩行願!


玖、明辨正誤

修習佛法之目的在於超越我執,證入法界無限之一體。然而修行之根本困難亦即在於如何看清我執所在,進而改變習性,而終究突破之。修行是否進步,亦需由行者對自身種種偏執是否能減弱、放捨來衡量。以下所提到的,便是修習「恆順眾生」時,可能涉及的偏執。希望能助修行人明辨正誤,而杜絕仿冒。

一、著相與否——理論上很單純的「恆順眾生」這個修法,一到現實生活裡便不易付諸修習。最基本的困難是在如何決定誰是眾生,誰是「恆順眾生」的修行者或菩薩?行者可能自認是在修「恆順眾生」,而其餘的人或他類有情僅是「眾生」。但其他有情都可能是佛、菩薩化現來接引、教化行者的,因為佛經中說,佛、菩薩為利益無量眾生而化身無量,甚至示現無情的木石、房舍、橋樑等以利益眾生。因此,頭一層明辨正誤,便在於不為觀念所限,而有「眾生相」、「行者相」、「菩薩相」等「著相」之執。行者絲毫不得輕慢隨緣供養、承事之任何有情。

二、助道與否——修行者欲利益或教化眾生,奈何他人不理會,反譏為不事生產之社會寄生蟲,又當如何自處?修行者所做的服務,一般人不易察覺其利益,甚至遭到質疑、毀謗,又當如何面對?修行者欲普利一切有情,但遇植物人、休克者、身心病殘者,又當何所措手足?修行者願救拔六道,奈何無法與異類他道有情溝通,又如何救渡?「恆順眾生」談何容易!真正能實現「恆順眾生」的,唯有佛陀與大菩薩之大智、大慈、大悲、大願與大力!修行者只是在學習如何做到圓滿地恆順眾生,因此修行的重點是在瞭解遇到任何困難都不要因之而氣餒,或淪為對立抗爭。若隨逆緣而轉,變成造業,反增輪迴之因緣。修行者應能面對任何順逆之回應與情境,本著菩提心加以全部轉成修習去執與開闊之助緣。若能如此掌握事情與心行,則行止皆可修,順逆皆有益!

三、菩提合否——世間的事情往往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因為兩方皆只就自己的觀點、立場與利益來看事與做人。例如,一個佛教團體因為事情演變而分裂,而兩方面的說法分別是「摒除敗類」與「破壞和合」。姑且不論事實真相如何,顯然此種歧異乃產生於各執一偏之見。但處理事情又不能沒有立場、沒有決斷,吾人當如何修恆順?遇有對立之紛爭,又當順何方?又如何決定自己之判斷是否公平、合理,而不是被誤導或被自身利害考量所籠罩之結果?要從此種現實的對立中解脫,唯有基於菩提心,考慮在目前情況中如何採取最合於法界一體而又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行徑,而毅然遵行之。尤其因為行為舉止與發心皆是個人自願之範圍偏多,而他人所能勸導之範圍有限,因此遇事往往談不上勸化他人,而只能勉力於自修。然而這並不是消極的做法,因為冥冥之中,確有神明、鬼類以及佛、菩薩之操持,因果絲毫不壞,各人隨業而會有其結果。

四、攝受與否——「恆順眾生」目的在引上菩提大道,以究竟安樂之。至於恆順之方式與手段當然可以千變萬化,因此吾人不能「著相」而偏執說哪一種方式才對。雖然如此,衡諸常情,以何種態度來攝受有情較合「恆順眾生」之教示?我個人的體認是以恆久忍耐、寬容、不捨、不變、不計較為較溫暖之做人處世態度,而偏好之。人生無常,任何人都隨時可能遭遇種種困厄或病苦,甚至生離死別。於此種關頭,行者若一直維持寬容、不捨、不計較之行徑,則於己、於人皆無遺憾。反之若以決絕之無情手段來處世做人,雖然基於菩提心而欲藉此方式振醒愚迷,奈何若未達到令人覺醒之目的,卻可能造成自他心靈上永遠的傷害而成為無以彌補的終身抱憾。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藥師佛、阿彌陀佛之自然廣受禮讚,皆因為他們所展現的是不捨眾生、無微不至的照護。菩薩修習四攝中的「同事攝」,以親近眾生而引上佛道,亦是此理。

然而,古德傳記中,亦有師長以超出一般人所能承擔之苦楚來磨鍊弟子以消其業障的。例如密宗祖師之範例,在印度有諦洛巴之磨鍊拿洛巴,在西藏有麻巴之雕琢密勒日巴。巍巍哉!彼等師弟間之菩提因緣,能耐超常之折磨而竟成就非凡之果德。修行人若有絲毫世間之考慮,即不可能接受菩提道上之考驗而保持不退轉。於此種純淨之菩提錘鍊前,吾人只有頂禮敬仰;豈有誤以為不宜之理?

五、圓遍與否——為了修習「恆順眾生」,有些佛教團體廣興慈善、教育事業。這正是顯示以慈悲本懷發揮智慧,而能藉利益眾生的事業來引導學佛。吾人隨喜彼等廣大功德之不暇,又何忍加以批評?然而,為了明辨「恆順眾生」之正誤,以免誤導眾生步入歧途或止於化城,也需要強調:如果發揚「世間佛法」而只止於「人本位」之「現世關懷」,則已迷失「恆順眾生」之真正意義與正確行徑。補救之道是在於教導「法界一體」的觀念。只可將有限之人間服務視為落實理想之點滴,而不可局限於此等人間服務上。反而應當隨時隨地以種種功德迴向全法界一切有情,普及於包括畜生與幽冥眾生的六道。修行者之見聞覺知,一切言行舉止,皆當融入法界觀;本著全法界為一體之認識,而誓願將人間之服務推廣為普及全法界有情,無盡的服務。修習「恆順眾生」當常依經文所述之層層無盡的觀想,以擴展心胸與視野。另一方面,當然也不可只偏重儀軌之修習,而以「不究竟」為理由,刻意忽略福德之培植與對大眾之菩提服務。遇有機緣,便當一點一滴地實踐恭敬供事有情的教示;勿以善小而忽略!


拾、正修大悲

本文之主旨在闡明「恆順眾生」在法界觀中應有之正確意義與修法。然而,就修智、修悲而論,「恆順眾生」是發乎大悲的,一如經文所示。因此,此節特地由修習大悲這方面來瞭解「恆順眾生」。希望經過這樣的探討,使大家更能體會「恆順眾生」的深意。

  
一、容忍與恆順

佛法之智悲乃一體之兩面,必需福慧雙修,方能圓融而達圓滿證覺。修習慈悲,亦有一體兩面。在克己方面,重在容忍;在利他方面,必需恆順。容忍與恆順乃一體之兩面,相輔相成,而其貫通處即法界一體之無限開闊。基於法界觀,則容忍不需勉強,只是眼界、心胸開闊之自然表現。明見法界萬象之因緣法則,則恆順並非委曲,只是智慧救渡之應有措施。

  
二、真實與真誠

佛法教示之覺醒乃基於對宇宙、人生之真實考察,而發現純真本性為我執所蔽障,才是眾苦之根源。因此,要修行得解脫,必定要把握對實際之面對,以及對自心真誠之培護。若不正視現實,或不順直心真情,則不論外表如何「法相莊嚴」,或禪定功夫如何高超,皆絕無證入徹底解脫之可能,反而成為深陷法執相縛之造業而已。如果逃避現實,以「修法」為理由來自限、自閉,也是不可能達到「無入而不自得」的究竟解脫的。因此,真正有修證成就的古德,往往是經過世間的磨鍊而達到「和光同塵」的任運救渡境界。這些說法與修行人需閉關自修、「大死一回」,並不衝突。因為閉關習定以消弭妄心,並非逃避現實,而是專精佛課,以期修證有成,以便在成證之後弘法渡世。閉關專修並非欲枯守空寂至永遠。修行人應仔細檢討自己的發心與程度,以決定適當的行止。而檢討時務必要從此處所提出的「真實與真誠」來考量!

學佛目的應在證入大智大悲。若是修習佛法,變成追求學位、開會應酬,注意房舍、供養、形相等名利表相,並形成山頭派系,互相呼應,又與世間權勢、財閥交際以博支持,則唯有「出世」之名,而實屬「入世」之流。真誠要證覺以救拔眾生出苦的修行人,應當遠離此等行徑。寧守孤寒,真正渡得少數幾個有緣又有志的後進,使正法得以存續。

修習佛法所欲證入之解脫,乃是脫離基於私利的貪愛、偏私等成見與情感之纏縛,而非變成一如木石之無情。在從私心解脫後,自然有法界一體的大慈悲油然興起,而此種無私之真情與吾人平日做人處世之真誠是相順的。修行者若不培護平日之真誠而以為可以修達慈悲,實乃「緣木求魚」之妄想。因此,平日之言行實乃步步之考驗,不可掉以輕心。

是否面對真實、發乎真誠,往往是無法由外表測知的。修行者自省其心,當知抉擇,循正道而行。切勿以無懈可擊之表相來欺他而自誤!

  
三、福慧雙修

佛法中常提示要福慧雙修,而所謂「修福」是指積德、服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成佛在佛經中也都說是勝妙福德圓滿所致。所以我們修慈悲,要注意不只是在自己方面學習開闊的容忍,更要積極地隨緣結緣,來恆順眾生,藉著恭敬、供養、承事及教化來培植福德因緣,自他並利。而在修習「恆順眾生」的漫長修途上,任何一絲一毫的不如意與嫌怨,正是反省、照見自心我執之機緣,若能善加利用,功夫反得進步。修行人應注意轉逆緣成「逆增上緣」,而能轉之鑰即在於恆住菩提心,遇事皆從修行上來考量,務求合於菩提。因為種種境遇的變遷與順逆,愈能恆順眾生,就愈能體會「無我」,而開發無我智,徹見因緣之法則與關係。證入無我,則一切境遇皆非得非失,只是一種機緣可以貫徹及展現佛法所教示之大慈、大悲與大智。

  
四、修悲之道

    
甲、推己及人
藉生活中自己遭遇的順逆苦樂來體會其他有情的感受,而本著普及一切有情的推廣原則,學習當如何立志存心、做人處世,庶幾能使一切眾生皆離苦得樂。如此,則不因一時之樂而迷失全局,也不為一己之苦而怨天尤人。常思眾生之劇苦以弘毅己志,每念有情之少安而奮發振作。

    
乙、惜緣寬恕
菩薩發心欲渡盡一切眾生,奈何一時一地機緣成熟之眾生往往十分有限。因此,修行者應當珍惜有緣,緣俱義利,而以佛法之弘揚及修習來彼此互利。莫再造成世間之恩怨因緣,徒然增添彼此之業障。至於已有之恩怨糾纏,則不論對方是存是亡,能否盡棄前嫌,至少在修行者心中要以法界之無所不包而包含之、寬恕之!若對方尚存,遇到適當機緣,亦宜與彼和解,柔和忍讓以承受之。如此涵養心胸氣度,方能成就無我之修證。

    
丙、甘苦與共
密宗之修法,有一種「甘苦與共」的觀想,可以增長慈悲。行者於呼吸時,作如下的觀想:吸氣時觀想將一切眾生之罪業、病苦、魔障、債欠,都化為黑光而吸入;如此即以己身代受所有眾生之業報。此等業障太過深重猛厲,因此在體內立即將行者之我執、妄想及業障皆摧毀無餘。我執及業障既盡,轉識成智,行者體內只有本來清淨之智悲光明。呼氣時觀想將此智悲光明以及代眾受報之功德都完全化為白光釋出,平等供奉遍法界之一切眾生。如此即以菩提資糧及證德完全與眾分享。行者若能常修此種完全無我之甘苦與共,則智悲自然得以增長、成熟,
乃至圓滿。

此種修法,有些人會不敢修習,因為顧慮自己承擔不了眾生血海般之罪業。然而真正修習佛法,首在徹見無我,而有犧牲一己以利益眾生之菩提心,然後依之而修習,方可能真正達到無我之解脫。因此,此種顧慮正是真修與假修(表面上在修法,但放不下「我」)之關鍵。行者當於此勵力而突破此關!

    
丁、隨緣興悲
行者可修隨時隨地常持佛號、本尊咒或觀世音菩薩之〈六字大明咒〉——「嗡媽尼悲咪吽」,使自身見聞覺知之一切有情皆蒙加被,結成法緣,而發揚平等愛護、無不攝受之大慈悲。我蒙陳上師傳授密宗超渡幽冥之「三身頗瓦法」,十多年來,以此法義務為眾修超渡已超過一千次以上。目前凡有見聞亡者,不論是佛友提請、電視報導、馬路遇見、交談提及……,只要一知道,即於心中記下。每兩天修頗瓦一次時,即為彼等普皆加入。此亦修習「隨緣興悲」之一例。記得以往隨陳上師修習放生及餵鳥時,自心經歷之改變——路上見鳥,不再想到「好看」或「叫聲好聽」,而是立即想到:「吃飽了沒有?」可見修習護生也會使人漸漸達到「隨緣興悲」。

    
戊、普皆迴向
經中已明示,一切功德當迴向全法界一切有情,方成圓滿的菩提心行。然而,也有人質疑,如何能以些許功德迴向一切眾生,豈非如同欲以一片麵包養活全人類?何不集中迴向特定少數,以成全之?這是因為見到世間因緣上之處處有限,而誤以為佛法功德亦當為此種限制所局。事實上,佛法功德之成就完全在於能從我執之自限中解脫,而由本來無限之法界一體出發。由法界全體起用,方是真正的佛法功德。若執著於相,則雖名為佛法之功德,其功效只在人天福報之列。至於何以能以些許功德迴向一切,當知些許功德若基於普及全法界之發心,又能維持此心而將結果迴向及於一切有情,則已成為全法界證覺大業不可分之一部分,因此其功德亦為不可思議、無可限量。以無可限量之功德迴向一切眾生,有何不宜?

以上所陳,不只是理念而已。我為大眾修火供法,敬獻寶瓶給海龍王,皆只收成本,義務服務,而迴向則緣俱義利,普為見聞覺知一切眾生、一切事祈禱,並不只為出資者迴向。行之已十餘年,大眾普皆蒙益,從未有功德主因此而覺得少領加持的。更因有許多未出分文者皆獲益良多,而使功德主之功德更為增益。佛法成證,主要是以真誠修行及服務,來結佛緣、積功德,而不計及世間之名聞利養。佛、菩薩及護法神明豈有不知,豈能矇蔽?行者只需盡心盡力於菩提事業,必能得佛恩加被而致感應,使眾生離苦得樂。人生又有何事能比此更令人安樂、法喜充滿?


結語

修習「恆順眾生」之困難與如何超越此等難關,不恆順之失與恆順之積極面,以及修習過程中應當明辨的正誤,於上文中皆已詳述。更由修習大悲著眼,說明「恆順眾生」乃修悲之利他途徑,進而闡釋修悲之道。可以說,有關「恆順眾生」之論析已完全涉及,並加以深入之探究矣!

欲求佛理論說之詳盡圓滿,難免條理繁多,而成洋洋長篇。理論思考有助眼界、胸襟之開展及清明,使行者臨事不致迷失方向,因此亦是應當修習的。至於實修之行履則無有此種繁瑣,只是發乎真誠,踏實地在一點一滴上,見到、做到。於此期望有志學佛者,能於瞭解「恆順眾生」之道理後,起而實踐菩薩道之廣大行願,使菩提明燈無盡延續,得以照護所有眾生!

 

                   一九九七年釋迦牟尼佛聖誕日
                   養和齋       於加州


[Home][Back to list][Related work:普賢行願 Always Complying with Sentient Beings in the Dharmadhatu 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