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禪定實修體系

CW46
第四章 沒有前行是否可以直接修習禪定?

佛教瑜伽士陳健民英語口述
康底帕洛比丘筆錄
漢譯﹕張淳焠
校訂﹕林鈺堂


目 錄
A. 習禪者對此問題的疑惑
B. 佛陀開示的佛教禪法前行
C. 祖師們對前行的教授
D. 其他宗教的前行
E. 世間事務的前行
F. 入門之必備條件概要
G. 禮敬
H. 結語


敬禮 地藏菩薩及除一切幽冥菩薩


透過窗口,可以看到陳先生背朝著我們,坐在他的矮凳上。他的對面坐著一位年輕人,正聽著他說話。當我們被招呼入座後,陳先生說他正在回答這個年輕人提出的問題。這年輕人是個華人,擔任儒校的老師。我們的主人繼續用一會兒的工夫以華語對這位似乎很感興趣的年輕人說法,在一本小冊子上指出某些段落,這是一本有關佛陀生平和教法的書,還附有傳統的插圖。他們談完後,他送了兩本這種書給這位教師,說了一些客套話後,送他出門。陳先生回屋內後,告訴我們說他回答了有關七菩提支、四聖諦及八正道的一些問題。

陳先生說:「現在我們得回到今天的主題上了,因為內容也很多」。他拿起筆記本,裡面已有系統地列出他要演講的全部主題;他坐下來,開始了今天的演講。

A、習禪者對此問題的疑惑

如果我們先問是否應該先有所準備,答案毫無爭議地是「需要的」!這整節將討論這個問題,指出前行對禪修是多麼的重要,禪修需要極大的真誠,也因而有賴許多的前行準備工作。

即使是已習禪修的人,對前行仍有兩個疑問。第一種疑問是和天人有關,因為他們住於色界定和無色界定中。他們曾修過什麼前行而有此成果呢?他們不是胎生,而是昇入禪定的境界。不過,在上升天界之前,他們是在人間修到此等境界的,所轉生的天界的層次是依他們前生修禪定所致的境界而定。在天界他們雖然沒有肉身,但卻有禪定身(色界身或無色界身),那是世間修行的延續。處於天界中的天人不再修行,因為他們的前行已在人間完成了。(請看第三章,C 之1(Ⅱ)生得禪那)。

第二個疑問是禪宗是否有前行。有此疑惑的人說:「禪宗總是強調開悟不是經過修行而新近創立的,它就在當下;不是由累積前行而獲致的。經由前行而得的證悟就不是真正的開悟」。禪宗說的都是諸如此類的話。(見附錄1,Part2,A、3 )

其實,這類的說法是出自徹悟的祖師之口的。對初學者而言是不適合賣弄這些口頭禪的。初學者必須完成許多前行,如尋訪一位明師,然後全然依照他的教導去做。可是很多人誤解了這一點。有些美國朋友寫信跟我說:「不必出離嘛!因為一切皆空;不需實修哇,因為我們已經開悟」。(見第二章,A、第九項錯誤)這些都不是初學者應有的說法,只有諸佛及祖師們可以正確地如此宣說。

在前一章中所提到的各種不同的禪法中,只有這兩種是可能使人疑惑究竟前行重不重要。因此,無疑的,我們應該明白,不只上述這兩者需要前行,其實所有的禪修都需要有前行。

B、佛陀開示的佛教禪法前行

佛陀對禪修的前行做了些什麼開示呢?諸佛在說法中已依次第無倒的宣說了。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佛陀在小乘教法中怎麼說。這個部分中有許多分類,我們將逐一討論,看看哪些是前前,哪些是後後。

1、 三種智慧。我們對聞、思、修三慧已提過很多次,聞慧、思慧是修慧的前行,也就是說以聞、思二者做為前行,經過實修禪定而獲得「修所成慧」。

2、三種覺知:指「想」(samjna)、「識」(vijnana)和「般若」(prajna)。很明顯地,第一種是第二種的前行─若沒有接受指導,是不可能習禪的。很多西方人犯了這個錯誤,在沒得到好老師指導的情況下,就嘗試禪修。他們沒有做必要的準備工作。

3、在四聖諦中,苦諦和集諦是第四聖諦─「道諦」的前行,而習定是道諦中(校定註:指「八正道」)的正定。然而,你若不能認取與世間的存在連結的苦楚,那麼習定便不會成為達到滅除痛苦的途徑而加以遵循。西方人常常為了世俗的目的而習定,只用來增添精力或是緩和緊張,而不了解為何需要修行。若對苦、集這兩個聖諦不能認知,並深切地探察,習定就沒有足夠的預備。

4、接下來是眾所皆知的「三十七道品」,而每一支分都可以用上一章所談到的三種階位(見第三章, B )來加以檢討。在此我們只就因位上的理論認知來思惟,這也是習定過程中必要的前行。

a、「四念處」(請看第九章)這是行者最先要修的,屬於後續所修禪法的因,它們是後者的前行。(原註:這種解釋與上座部對四念處所做的闡釋不同。)沒有四念處,佛法和非佛法之間就沒有太大的差別了。初學者一開始若不對四念處做徹底地思惟,必定會悖離純正佛法而誤入歧途。

b、「四正勤」:如果行者沒有修好四正勤,在習定時可能會遭遇許多障礙。道家也很強調要奠定此類的善行基礎,但它偏重定力而不是智慧。道家認為,首先要行善,累積功德,直到機緣成熟,習定才能成功。依他們的說法,沒有累積善功(前行),直接投入修行,即使獲得了神通,天庭也會震怒,用天雷殛斃這個修道人。若我們研究四正勤,會發現它們多半和道德(戒律)及其持守有關。它們是禪修的必要前行。不僅如此,大量的善行會感召天神及護法的庇護,使行者免於魔難。

c、「四如意足」,有人認為四如意足屬於禪定。若我們仔細研究,會發現前三者是第四者的前行。它們是進入習定過程中的定中思惟,深三摩缽底,的基礎。

d、「五根」,英文通常譯成「五種心靈能力」(The Five Spiritual faculties):前三者為信根、精進根與念根,它們是第四個定根的基礎。努力於五根的修行會產生下面一項的:

e、「五力」:和五根相同,但屬於較高層的修行。在巴利文經典中,有時候是依序由前一項引至下一項而加以論述的。

f、接下來是「七覺支」:第一個是擇法覺支,它和下面的另外四支都是第六個「定覺支」的前行。

g、最後,最重要的是「八正道」,這就需要仔細說明了。

陳先生拿起一本紅色的書,是《佛陀答問錄》(《 Dialogues of the Buddha》由T. W. Rhys Davids 英譯)第三輯。打開一處有折頁的地方,他指給筆錄者看《集經》的那一頁。經中依數字類別而將種種因素分組。在七字開頭的項下,列有「禪定的七個必要條件」。其內容則正是八正道除去最後一項,正定。因此前七正道是第八正道的前行。

強調正命是很重要的。很多初學者不在乎這一點而繼續做壞事。他們想要習定,卻不願摒棄這些惡習。這樣子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他們在習定中一定會遭遇麻煩。妖魔鬼怪通常都聚集在有腐敗的東西的地方,並且這些邪惡的有情會不斷騷擾此類的人。沒有正確的生活方式(對自他皆不造成損害),是不可能正確習定的。一個生活清淨的人,習定時一定會得到護法神明的保護。

另一個重點是正見,它是八正道的第一項。不能明白正見(佛的真正開示)和邪見的差別。行者便沒有正定的基礎。缺乏正見的人可能會徘徊在印度教、基督教或其他種種信仰之間,但這種模糊的信仰是不利於習定的。行者應正確的了解佛法(如此不偏頗的信仰才能生起)。而不是徘徊在不同的信仰體系之中,因為後者只會帶來教導的混亂以及困惑的心理狀態。

小乘教法的前行就說到這裡。我們接著來談大乘教法的前行。不要誤以為三十七道品只在小乘教法中才提到。它們在大乘教法中也是耳熟能詳,只是小乘強調的比較多。

5、大乘的教法中最顯著的分類是六度。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前四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是第五度——禪定——的前行。這是六度的通常順序。有一部經對此次序說明得特別清楚。

陳先生在他的筆記本中找到那本經的梵文名字:Sandhi-nirmocana Sutra中文是叫做《解深密經》。他跳起來,打開書櫃,拿出一本薄薄的書。他一邊翻經本,一邊說:「這本經是我接近佛法時,最早讀到的經書之一,還有一個小故事呢」。

當我開始修行時,我還在教書,沒什麼時間作功課,我頂多只能點幾支香供養而已。我也沒有什麼時間讀經。但我若誦經,便非常的虔敬。我看到這本經,心中想:「名字很好」,讀完了以後,我在一個夢裡了解了它的真義。我見到我頭頂上方的虛空光明燦爛,由光明中現出一尊如虛空般大的莊嚴報身,由它的身中放出許多如人身一般大小的化身。由這個夢境我馬上領悟到佛的三身的道理, 這體驗給我很大的鼓舞。

在這部經的第七品中,六度的關聯如下:

觀自在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宣說六種波羅密多如是次第?」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能為後後引發依故。謂諸菩薩若於身財無所顧吝,便能受持清淨禁戒;為護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發精進;發精進已,能辦靜慮;具靜慮已,便能獲得出世間慧,是故我說波羅密多如是次第」。

6. 說了大乘之後,我們接著談金剛乘。根據密續,行者必須懂「四部瑜伽」,而且要能分辨出哪些是前行,哪些是習定的部分。

a、四續部之首是「事部」(Kriya Tantra)。多半是和事相修持有關,特別是關於如何承事(即祈禱儀軌)諸佛。

若我們把每個瑜伽分成三等分的話,「事部」的三等分全都和淨壇、供養、讚頌有關。這些修法能確保我們日後的習定不離精神上的指導,而且經由此類事相上的修行,得到內在成就的良好庇護。(例如金剛乘四加行。參看〈自傳〉和附錄二)

b、四續部之二是「行部」(Carya Tantra)。也稱為「二具續」,也就是說供養祈禱和瑜伽禪定一起修。分成三分的話,三分之二是身語諸外事之事相修持,三分之一是內心正定。

c、在「瑜伽部」中,三分之一屬事相修持,三分之二屬於禪定。

d、在「無上瑜伽部」中,所有的三分都和禪定有關。

因此我們瞭解到在密乘中,也有一個循序漸進的前行過程。而前三種瑜伽是修習無上瑜伽部圓滿三摩地的前導。為了使我的說明更為清楚,請看下圖:

圖一:四部瑜伽及其三等分的比例


我的上師 諾那仁波切曾對我們這些弟子說過一個很妙的比喻。他說:「修行就像建一座九層的寶塔一樣,最底下的三層是小乘;中間三層是大乘;而最高的三層是金剛乘。底下的各層都很重要,

它要支撐著上面較高的各層;每一乘都是它上一乘的基礎」。這個開示對我們而言很有意義。

C、祖師們對前行的教授

諸佛所宣說的整個佛法體系已經描述過了,接著我們來研究祖師們的開示。從凡夫到成佛的道次第,祖師們已做了非常清楚的描述。

1、第一位要介紹的是岡波巴大師,他把各種不同的前行和實修的內容做了清楚的說明。他著的有關道次第的名著已譯成英文,名為《The Jewel Ornament of Liberation》。此論中,第一到第七章是聞思方面的開示,也就是佛教哲理方面的闡述。第八章由皈依談起,很有次第地論及種種題材,直到第十六章談及禪定。這前十五章便是其後諸章的前行。讀英文的人應善用此書,而由對佛法的理解中獲得莫大的助益。(譯按:中譯本有張澄基居士所譯《解脫莊嚴寶˙大乘菩提道次第論》,收于《岡波巴大師全集選譯》一書中。)

2、很遺憾的,迄今為止,格魯派的開宗祖師宗喀巴大師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廣論》還沒有英譯本。(譯按:陳上師講述這話時是1962年,而現在已有中、英譯本。)這本論述詳盡的鉅著只談及顯教的大乘法;(金剛乘的教法則含括在他另外一本鉅著裡,就是《密宗道次第廣論》)它依據眾生的根器,把修道做了透徹的區分,它所開示的三種修行人為:

a、下士夫:下士道的初修業者必須修四思惟(譯按:亦稱「四種反省」、「四轉心念」)。

i、他應先思惟人命無常,得到好的轉生是很稀有的;在六道輪迴中獲得人身是很難得的;以及應思惟能聽聞到佛法的眾生是何其稀少!
ii、下士夫接著應思惟三惡道之苦;且應思惟餓鬼、畜生及地獄有情各別所受的饑渴、無知及刑罰之苦。
iii、他應思惟萬法雖空、但所作業行報應不虛。如果沒有證得空性,則苦、樂的業果是延續不斷的。
iv、最後,下士夫應殷切地懺悔所造的一切惡業。

b、中士夫:對中士道的修行人而言,他必須思惟兩種教理:四聖諦,以及了解十二因緣的緣起關聯。

c、上士夫:上士道的行者必須經歷兩個階段。第一個是「願菩提心」,或說是智慧的生起及開展。第二個是「行菩提心」,以六度,四攝來行神聖的救渡事業。四攝法全是前行:即布施攝、愛語攝、利行攝、及同事攝。此論對六波羅蜜多有詳細的敘述。先前我們已提過,前四度是前行。

3、最後要介紹的是中國的智者大師,他曾在天台山住了很久,他的師父(譯按:慧思禪師)所領悟的禪理由他發揚光大,所以依山為名,取名為天台宗。對於那些不但需要修習禪定,卻又不幸地有很多錯誤見解的西方人而言,了解智者大師的天台教觀會很有助益,智者大師很完整地開示了習禪的基本條件。

陳先生在此語鋒犀利地評說:

很多西方人似乎被一些日本學者誤導了。這些日本學者是談了點禪學,但是對於開始習禪的人應具備的基礎卻極為省略。因此有許多自詡為懂禪之徒,卻對前行一無所知。想獲得禪的真實證驗,非得先要把前行徹底圓滿不可。天台宗的教法很完整地把必須具備的基礎呈現出來,非常適合西方人或是具有邪見的人研讀。此處所說的邪見是諸如:否定神明的存在,否定死後有一個因緣具合的「神識」,否定有來世,否定出離的必要。因為缺乏前行而產生的種種邪見全被天台宗徹底巧妙地駁斥了。

智者大師有一本講實修的鉅著《摩訶止觀》,廣泛地對各種不同習禪階段做了論述,並加以分成前行和正行二部分。另一本篇幅較短,對初學者極有幫助的著作是《小止觀》,被收在 Dwight Goddard 所譯的《佛教聖經》(Buddhist Bible)一書內。後來又被Lu Kuan-Yu(音譯:盧觀羽)編在他所譯的《中國禪修的秘密》(Secrets of Chinese Meditation)一書中。《小止觀》(又名《童蒙止觀》)內有十章,都是簡要的說明,前五章是:

(1)具緣(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閑居靜處、息諸緣務及近善知識)
(2)呵欲(呵去色、聲、香、味、觸五欲)
(3)棄蓋(摒棄貪欲、瞋恚、睡眠、掉舉、疑五蓋。)
(4)調和(調食、調睡眠、調身、調息及調心五事。)
(5)方便行:欲、精進、念、巧慧及一心。

這五章是往後各章正修的前行。

對習定及其前行開始發生興趣的人,都應好好讀這本篇幅不多卻很有助益的書。

我們討論了三乘佛法:從小乘教法,談到大乘,最後談到金剛乘的教示。在每一乘中我們都看到實修之前必得要有前行的工夫!現在我們由三乘佛法的頂峰上往下巡視,來討論前行,先在正法之外的種種宗教之間來研討,再談關於世間的學識。

D、其他宗教的前行

在佛法之外的其他宗教,依其體系,雖然只包涵一些不完整的心靈教授,但一定仍含有一些前行,做為他們教內禪修的準備。這裡要提的證據,並不打算包羅萬有,只是選一些例子,來提醒大家注意到所有宗教的導師也是強調修行前得要有穩固的基礎。

1、印度教:它有很著名的八重出世修鍊,也稱八重瑜伽,這是在他們的瑜伽經論中經常提到的。前五個階段是後面三者的前行,因此(一)禁制、(二)勸制、(三)坐法、(四)調息、(五)制感是(六)執持、(七)靜慮和(八)三昧的前行。尤其是後三者,好像和佛教的修行有對應之處。而且印度教教義對此三者的描述,顯示它們和佛教的奢摩他、三摩缽底和三摩地是相似的。其實,這種看法是不對的。我們不能只因為它們的次序相同,就以為它們有相同的內涵。(即使在印度教內部,也有許多的派別,他們使用相同的名詞,卻賦予截然不同的意涵。)

2、在耆那教中,有六個步驟。前四個步驟是後二項的前行。前四項是:悔過,捨離,讚頌可敬的聖者,以及禮敬聖者。上述的四個前行完成之後,便接著修三昧,直至最後放棄對身體的戀執。(譯註:耆那教,約與佛教同時興起,自稱是永恆的宗教,即中國佛經新舊譯中所稱之「尼乾外道」、「裸形外道」、「宿作因論」等,今所有中文資料皆從Jaina,音譯作「耆那」。)

3、孔子教導弟子的前行有:「博學、審問、慎思及明辨」,這些是下一項「篤行」的前行。此外,為了澄清他的本意,他曾說: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他又曾更仔細的說明: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相當於奢摩他),靜而後能安(相當於奢摩他的輕安覺受),安而後能慮(相當於三摩缽底),慮而後能得(相當於三摩地)」。(英文讀者請看,由 James Legge 所譯的,〝The Four Books〞(四書)中的〝The Great Learning〞(大學)1─3 段)。

雖然孔子所教的沒有佛法義理那麼的精深,但他的說法很明顯地符合同樣的先後次第。其實由孔子一開始就清楚地強調有「始」的概念,就可以看出他的智慧了。

4、在基督教的聖經和福音中,很少提到習定。《聖經》中的確有「Meditate」一詞,它很特別,而且和佛教的解釋不同。在詹姆士王(King James)的英譯本中,這個字出現了十三次,但它的意思是「想到」或「沉思」。 甚至也有「思慮之魔」(meditative evil)的詞彙,但意義完全是非佛教的。

在整本《聖經》中,Meditation只出現了六次,其中兩次是在《新約聖經》之中,但並非用於宗教的意涵。在基督教詞彙中,最接近「禪修」意味的詞彙就是「祈禱」。(和巴利文及梵文的佛教術語比較之下,此語的用法是很不精確的。)

在羅馬天主教的祈禱書中,有描述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受刑時的十四站瞑想。這種瞑想只是一種專注的思念,其內涵是散漫的,只屬於第六意識的通常運作而已,缺乏由奢摩他引生的力用。

在一本英國教會教義及修習的手冊中,列出了發展瞑想(Meditation)的四要素:注意(attention)、嚮往(aspiration)、應用(application)及行動(action)。

第一個「注意」是指對文義的思索;第二項「嚮往」指的是把任何所學的內容,轉化為內心的祈禱;第三項「應用」指的是要去思索「這對我的生命有什麼意義?」;最後,「行動」是指把內心和神的溝通所得的啟示加以實行。

嚮往似乎有點和禪修相似,而其它三者看來則是相當沒有系統的前行和後續。(看 W. H. Griffin Thomas 著的《The Catholic Faith》《天主教的信仰》第99頁。)

E、世間事務的前行

最後,我們來談世間事務。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即使是在世間法的範疇,要完成任何工作之前,都必定要做一些準備工作─由飲食到死亡都是如此。

首先,我們以新生上學為例吧。上學前,學生本人或其父母都得做許多準備:選學校、向校方申請入學、和校長會面、參加入學考試、買新衣服等。在小孩正式入學成為新生之前,有一大堆事要顧及和處理。為了一件世間俗務就需要做這麼多準備,那麼想証得三摩地,豈不需要做更多的準備嗎?

再回到這個例子上來。每個階段的訓練都是這個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基礎。有了小學教育的基礎,他可以準備進語文學校或是專科學校,然後還可以再上大學。所以我們不該以為前行和成果是靜態的因素,而要視修行是為更進一步的修行而練習的。這樣生命才能有豐碩的成果。

有一首詩,談到飯食之前的預備工作。

陳先生微笑著,按著他的筆記開始朗誦。聽了第一句,聽者和筆者也笑了起來,因為我們聽到的是:

海象說:「我們最需要的是一條麵包,再有些胡椒和醋就真是太好了。親愛的牡蠣,如果你已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用餐吧」。(路易斯卡羅所寫的《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陳先生開懷地笑了起來,感染了我們二人也跟著笑了。接著他很嚴肅的說:

這裏要問的是:「你準備好了嗎?」若仔細檢討,我們的一生似乎都在問這個問題。即使在很匆忙的時刻,如賽跑者在比賽前蹲在草地上準備起跑時,也被詢及:「準備妥當了嗎?」在這麼緊張的一刻,準備也是必要的。

此外,無論何時及如何發生,當我們辭世時,有好多事還沒做,卻少有準備,就如同雪萊(Shelley)在他的悲劇作品《仙希》(The Cenci)中所描述的一樣。在劇尾,女主角臨刑前,很有尊嚴地說:

「我親愛的主人,主教,別給您自己不必要的痛苦。
母親,請為我紮上髮帶,
用個簡單的結將我的頭髮束起來,
什麼樣的結都好!
我看到妳的頭髮是鬆散的。
我們曾為彼此紮上多少次的髮帶,
但現在,我們將無法再如此做了,
我的主人啊!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嗯!很好!」
她回答了這個問題,她是已經準備好了。

本章的目的是要使大家相信,在要想獲得禪修的成就之前,先要實修,而在實修之前,種種前行的堅定根基必需建立起來。為了清楚起見,本章的內容就摘要如下:

F、入門之必備條件概要

1、個人的基本條件。 遵循佛法的人,至少要善於履行部分如下的條件。下面所列的最後四項,對那些下了決心且出離心強的人而言,應隨緣起修。前述各項則是所有佛教徒應該實踐的。

a、兩件每個人都要深深體會及長久憶及的事:對死亡的恐懼及身體的無常。

b、每個人應該相信死後有來生或轉世。如果以為人死後,這個「人」所造作的行為及結果是沒有延續下去的,這不但是一種斷滅邪見,而且禍害無窮。一旦有此斷見,就不認為有做任何前行的理由。相信有來生,才有為自己早做準備的最大動機。

c、每個人應該要追求良好的來生,(不只是被動地接受它的存在)。透過對佛法徹底的了解,才可以妥善地達到這個目標。對許多人而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閱讀一些佛教方面可靠的論著以及現有的譯本。所有倫敦巴利原文學會出版的書都應該研讀,而且完全吸收,便可以充分了解小乘的教法。大乘方面,可以研究岡波巴大師的《解脫莊嚴寶論》(Jewel Ornament of Liberation)和鈴木大拙的《佛法精華》(Essence of Buddhism);還有牛津版由伊凡溫思(W. Y. Evans-Wentz)主編所譯出的《西藏叢書》(Oxford Tibetan Series)四冊,對金剛乘的教法有清楚的介紹。(注意:只讀這四本書的譯文即可。因為其中添加的評述及導論常是錯誤的指引,又與佛法無關)。禪的方面,可以看保羅累斯(Paul Reps)的《無門關》(The Gateless Gate)和我寫的《禪海塔燈》(The Lighthouse in the Ocean of Chan)。

d、此外,也該把你的這一本書讀一讀。

筆者停頓了一下,不知道陳先生口中「你的」指的是誰。

陳先生說:「就是指這一本書嘛!」「這本書是你的。我的演講只是聲音,它早已消失了,因為本性空的緣故。而你的文字記錄使讀者可以永遠受用」。「不、不!」筆者提出異議:「這本書是您的,是您修行與証驗的結晶」。(因而有此更正:對禪修的全貌感興趣的人,應該讀陳先生的這本書。)陳先生接著講:

讀過這本書,因為書中所談的都和修習禪定有關,所以就有了一點實修的基礎。

e、若不能放棄世俗生活而成為僧人,至少俗務要減少,把多出來的閒暇用來定課地習定。

f、若不能出離一切牽絆去依止善知識,則要緊的是至少要經常親近善知識,從他受皈依法,這樣他就成了你的上師,從此依教奉行,多多益善。(看附錄二,A, 2 )

g、若不可能長期閉關,也應利用各種可能的機會獨居修行,即使短暫的週末和假期也要利用。(見附錄一,Part 1,B、4,b、c)

h、若未曾參禮佛教聖地,並在當地尋著適合閉關的地點,至少也應選擇孤寂的地方來閉關。

談到這裏,我們就進一步來說一說關房的條件。

2、關房的條件(參閱附錄一,Part 1,C、6 )

a、可容易取得食物。
b、關房要能免於各種環境因素可能帶來的危險。

陳先生舉出一些例子:如盜匪、虎獅等猛獸,各種現代運輸工具製造的噪音、核能電廠、軍營、以及機場等。

c、關房不該設於疫區。
d、能輕易找到醫生,得到醫療。
e、關房應該選擇風水好的地方。

i.關房後面有較高的山可以倚靠,像椅背一樣。
ii、關房正前方近關房處應地勢平伏,向遠方逐漸升高。
iii、溪流應蜿蜒地自遠方流向關房。
iv、左右兩側應有小山,環抱關房。
v、關房前方應有一片寬坦的綠草地。

這些是一般條件,還有許多細節不能在此逐一討論。

陳先生說:「我的岳丈曾跟隨許多中國有名的地理風水師學風水。他花了大筆金錢,歷經多年,終於成為一位堪輿師。他能清楚地了解一個地點的地理吉凶,但是(陳先生很傷心地說)他還來不及一展所長,就被共產黨殺害了」。

f、當地的地神應擁載你的禪修,且願守護你。

3、四項普通條件

在每個宗教裏,這四項條件都被認為是習定不可或缺的背景。

這四項條件是:

a、法:對佛教徒而言,對佛法要有良好的知見與教導。對任何層次的習定者而言,指的是要能明白習定的內容。
b、侶:要有善友的擁護(而不是阻撓),而且這些法侶應具有正知見;至少要能隨喜你的修行大願。
c、財:有足夠維持生活所需的經濟來源。最好是能有施主承擔一切所需,使瑜伽士可以無憂無慮地習定。
d、地:在吉地修行。我們應該選擇風水佳並且曾經特殊法會灑淨過的吉地。對佛教徒而言,像菩提伽雅(Bodhgaya)(譯註:佛成道處)、王舍城(Rajagriha)(譯註:佛說法最多之處)及鹿野苑(Sarnath)(譯註:佛初轉法輪之處)都是適合修行的聖地。

這四個普通條件是道家所強調的,然而對任何實修的佛教徒也很重要。

4、對西方人的特別條件

在西方國家,習禪的人會遭遇到一些特別的障礙。他們應該把這些障礙弄清楚,並心存警惕:

a、習定時需要純淨、新鮮的空氣;也就是說空氣不要被工業廢氣所污染,也不要受暖氣或空氣調節設備弄成溫度太高或太低。

b、不要用塑膠寢具或塑膠坐墊,因為空氣無法流通。

c、塑膠鞋會引起腳病,應該避免,並以皮革或布料材質者取代。

d、不要穿著尼龍纖維質料的衣物,也不要拿來做窗簾,因為容易著火。

e、在需要取暖或烹煮食物的情況,使用煤炭、木炭或木材。不要用電爐或煤油爐。用後二者產生的熱能只有火大的性質,不適於人體,而木材和煤炭產生的熱能,是融合了地大、木大和水大三者的性質,較為均衡(這是經驗之談,這種熱能不會引發阻礙修行的熱病)。

f、烹飪用品和餐具不可用鋁製品,其他如鐵、鋼、磁和陶器製品都很合適。因為鋁會和食物中的酸起化學作用,可能導致食物中毒。

g、不應吃罐頭食品,且食物要儘量新鮮。不要食用可能受農藥污染的食物或其他有害健康的人造食品。除此之外,修行人應該對生物具有慈悲心,不可鼓勵受政府支持的農夫們,為了賺錢而進行殺生的行為。

h、習定時服裝要寬鬆,不緊繃,使肌肉能完全的放鬆,利於達到瑜伽坐姿。比丘的寬大僧袍當然格外適於習定時穿著,但只有正式的出家眾才能穿著。在家行人可以穿袖子大,腋下寬的寬鬆外套,和中國式的寬褲子,很舒服。東南亞國家穿的「紗籠」─一種寬鬆下裙,也很適合。天冷時,有一種藏語稱為博古(boku)或朱巴(chuba)的實用外套很適於禪修。它有一片很寬,邊上打摺的裙,以及重疊覆蓋的前面。

西方男士應避免穿硬領的襯衫、繫皮帶、穿緊身夾克或長褲;女士應避免穿束腰的裙子或是緊身上衣。總之,任何不能使人感到舒適或鬆弛的服飾都應避免。

i、姿勢是很重要的。前面(第二章,第四節)已經提過七支坐了。我們已經說過身體姿勢對心理狀態所產生的重要影響。在習定時,無疑地,雙跏趺坐是身體方面使瑜伽成就的一大助力。有些人主張不必如此,他們建議只要在椅子上,脊椎挺直,舒適而放鬆地坐著就可以了。但根據我個人的經驗,行者應努力練成雙盤。覺得雙盤很難的西方人應該改穿中國式的寬褲子,每天一點一點的練習,可以在屁股下加一個堅實的坐墊,從單盤開始練。單盤練成了,只要有耐心和努力,就可以練好雙盤。

我到二十七歲才能雙盤,所以對三十歲以下的西方人而言,應不難學。

G、禮敬

討論完了西方人的特殊問題之後,我要致獻詞。在西方世界,可慾的東西很多,惡業不斷滋生(見第一章)。西方國家有如物質主義的地獄。當然,有些東方國家也差不多一樣了。

這些地獄中受苦的眾生,只有三寶和您們這些大菩薩才能救度。正如地藏菩薩以大願和大勇,到地獄中去救度那些苦惱的眾生一樣,您(指筆者)在筆錄這本書,以便把許多人從物質主義的大地獄中解救出來。

另外,除一切憂冥菩薩具有降伏諸魔和遣除一切障礙的能力。他會為修行者舖設道途。

在達到三摩地的證悟之前,在前行階段發願和消除障礙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們這一章要獻給這兩位大菩薩。

H、結語

法性本來空寂,也本來現成,當然也找不到所謂「唯一的前行」的法。但是為了修行(這是證悟前必需做的事),我們必需做好前行。為了便於記憶,可以把它稱為「三 P」。(這是與上一章所提的「三C」相對應的。)「三P」指的是:前行(prepare)、修行(practice)、及進步(progress)。進步會成為下一階段修行的前行,依此類推。在佛法中,前行並非指一次做完便告結束的某一絕對因素。三P是相互關聯及銜接的。

開始學習佛法後,初學者學了很多,但切不可以認為在日後稍有進步時,就可以把先前學的東西置諸腦後。先前所聞思的一切,會成為進一步實修和進程的因,這點在上面已說明了。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可以說明這個道理。樂譜上有多(Do),雷(Re),咪(Mi)等音階。任何一個音符都可以叫做〝Do〞來開始。所以,這一階的〝Re〞,可以是下一音階的〝Do〞。援引此例,我們可以輕易地了解前行是沒有界限的。因此我們應該謹記下列三 項 教授:

(一) 要希求得更高的果位,所需做的前行就愈多。
(二) 完成的前行愈多,成就才會愈高。
(三) 前行愈紮實,成就愈早達。

法身遍及一切眾生及一切處,但我們要隨時醒覺此點,並除去障礙以完成準備。我們應當隨時做好準備。

春往夏去,季節的流逝都在提醒我們:「準備好了嗎?」秋天降臨,枯黃的樹葉被微風吹得四處飄零,它們也同樣地問著:「你準備好了沒有呢?」

陳先生以顫抖的聲音說:「您們有沒有聽過鄰居為了小孩或老人的過世而哀號?他們的哭聲像是不斷在我們耳裡重複著:『你準備好了嗎?你準備好了嗎?』當黑髮轉白,也是同樣在問:『你準備好了嗎?』我們周遭的一切都一直在如此催詢我們;但幾個人會去理會它?雖然人皆有死,但人們總是只為生活準備好了,而不肯為死亡做好準備」。「我來為你們唸首中國詩」瑜伽士閉上雙眼,以大慈悲心唱出了這首詩:

憫眾

天胡留我在人間?
憫眾徒然淚欲潸;
我隔靈山猶恨遠,
況還隔我數重山!

陳先生把它譯成英文,我們表達了深切的感謝。「因此之故,我願每位西方人都能準備好要習定」。陳先生以此話結束了今日的開示。


[Home][Back to main list][Back to Chenian][Table of contents][next chapter][English versions][Go to Dr. Lin's works]